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超地道老北京,全都靠馊豆汁儿治疗发骚?
本頁主題: 超地道老北京,全都靠馊豆汁儿治疗发骚?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首节阁


級別:新手上路 ( 8 )
發帖:121
威望:36 點
金錢:1173 USD
貢獻:0 點
註冊:2019-08-19

超地道老北京,全都靠馊豆汁儿治疗发骚?

谁能想到呢,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,生病的风还是吹到了北京。凤凰小小的办公室里,已经有不亚于三种病毒,有人嗓子疼,有人发烧,有人咳嗽不停。在大家都病得无法交稿时,办公室唯一的北京同事问:
“豆汁儿治这个效果可好了,你们要不要试试?”
在一片惊诧中,北京人类告诉揭示一个哲理:北京人的豆汁儿,就像东北人的黄桃罐头,西方人的耶路撒冷。
 别人眼里它是馊泔水,北京人眼里这是神仙水;
别人觉得喝了致病,北京人喝了治病;别人喝一口致郁,北京人喝一口治愈……就算知道没有医学效果,但喝完莫名就是舒服。
怪了,大家避之不及的北京豆汁儿,怎么就成了一批人的新宠?
北京豆汁儿:
北京人的蜜糖,外地人的砒霜食物决定了人物属性,而你爱上豆汁的第一秒,你就成了豆门人。“豆门”中人,胃疼喝豆汁会好,头晕喝豆汁能缓解。发烧一直不退浑身没劲,连续干了快半桶豆汁后,更是奇迹发生:“没几分钟,脑门咔咔出汗,过一会儿一量就36.9了,至今没复烧,脑袋也不晕了!”对ip在北京的网友来说,豆汁儿像一种守护神,是一种超乎医学范畴的食物。“我爸前两天发烧啥都不想吃就馋豆汁儿,晚上喝完出了一身汗,第二天一起来去遛弯了。““我看北京的老人身体硬朗,一问爱喝豆汁。“
解酒,喝豆汁儿;
便秘,喝豆汁儿;

 
连住进ICU,脑子里想的都是豆汁儿……
 
在中国现代文学中,豆汁儿从不仅是一个食物,而是一种北京文化图腾。
现代文学中的“生活方式专家”汪曾祺直接说,“没有喝过豆汁儿,不算到过北京。”梁实秋、《城南旧事》的作者林海音个个都是北京豆汁儿的狂粉,林海音回北京要喝六碗才心满意足。
 
曾经,每一个来北京的人,第一站都是奔赴这文学世界中重要的意象。虽然大家都发现,豆汁颜色不正经,气味也不好闻,但大家都会被“来都来了”的话迷惑双眼。
入嘴一口。
妈妈!救命!我被豆汁儿打了一拳。
 
要怎么形容豆汁儿的味道,用网友的话说就是:
我半年没洗澡的味道抹布洗了碗没洗,第二天泡进热水里的味道38度的天气里舔了一口大爷的腋窝的味道
憋着气喝一口,结果碗更满了的味道......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大多数喝过豆汁儿的外地人,都会留下一句:
“难喝,快逃。”

 
然而这么一个恶评如潮的东西,为啥还能存在于这世间?知名艺术家,北京人儿代表大张伟老师曾说过一个理由:老北京豆汁儿还没消失,就是因为好奇有多难喝的人太多了。全北京的人打没打过大张伟不好说,豆汁儿打人事件真的每天都在上演。

 
众所周知,老北京豆汁100碗,98碗卖给好奇的人,剩下两碗1碗卖给关晓彤,1碗卖给杨幂。《毛血旺》里,东北人李雪琴边倒边皱眉,说“这味,这不就是腐乳汤吗,臭豆腐汤。”关晓彤充耳不闻,只想让他俩享受这人间美味:“你俩弄点咸菜丝就着吃,一口焦圈一口豆汁儿。”
 关晓彤身体力行,热爱豆汁儿的普通北京人,正在为自己的爱豆找到了新的宣传方式:如果不能细品其美好,不如试试豆汁挑战赛,一口闷就感受不到味道了。
 
或着混入打工人营养液咖啡、奶茶、冰淇淋里,一点点增加其耐受力。
 比如豆汁儿,意外有减肥的效果。
 
明显,豆汁儿比那些爱豆强多了。
它不负所望治愈了很多人的胃病、头疼、嗓子疼,在今年流行感冒大爆发的季节,成为了拥有姓名的“新抗病毒神器”,走进了无数外地人的生活里。
 
如果说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贝果,那北京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汁儿。只是,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,而是你觉得豆汁好喝,我尝一口就想yue。
北京豆汁儿,
另一种“黄桃罐头”聪明的朋友已经发现了,在去年,治病的名头落在另一种食物身上——黄桃罐头。
口味更宜人,罐头更好运输储存,整体更高性价比这些优点都且按下不说。在治百病这个称号面前,年轻的北京小豆汁儿要学习掌握的部分还有太多。去年全民阳了个阳,黄桃罐头一度脱销的故事只是它传奇罐生的一点花边。黄桃罐头在东北属于玄学领域,威力仅次于三星堆,埃及金字塔。比如,无论你身体状态差到什么样子,一口下去神清气爽。
 
 
 

如果这还不行,几颗果肉+几勺糖水下去,再睡一觉,第二天就可以重焕新生。人也不烧了,身体也不酸了,一口气上5楼不费劲!如果直饮效果实在不佳,一剂黄桃罐头作药引也是不错的良方,什么东西和它一起吃就成了灵丹妙药,立马见效。
 
总之时间永远在流逝,黄桃罐头的传说永远在更新。网上搜索关于“黄桃罐头”加任何小病小灾,医学奇迹写满屏幕,尽管全国诊所里都挂着再世华佗的锦旗,但每个东北人都知道这荣誉属于谁。但广东朋友却发现,黄桃罐头这种医学奇迹有太强地域性:东北人吃它百病全消,京津冀效果尚可,一旦跨过秦岭淮河线,黄桃罐头药效瞬间骤减。
 
因为正如豆汁儿之于北京人的神秘力量,各省有各省的保护神。
没有过围炉饮蛋的河南人,不足以被称为河南人。鸡蛋茶汤,操作办法也和泡茶一样,将一枚鸡蛋打散,再将一注热水冲下,最后滴上几滴小磨香油,搅进些许绵白砂糖。85度上下滚烫却暖胃的水温,腥甜的蛋香,萦绕在每一位河南人生病的记忆里。
 
而对于山东人来说,“钙奶饼干”这四个字,是心照不宣的同乡暗号。方方脆脆的饼干蘸下热水迅速送入口中,两秒是外软内脆,5秒入口即化,不变的是甘甜的奶香味。一个山东人牙还没长齐的时候,已经在体会这种美妙的体验,初高中它是无数学子的早晚加餐。生病的时候,它会变成一种朴素又安心的美味,出现在床头。
 而广东则因为保护神太多,药效评价有着极强的个人性。神性最广的自然是凉茶,一个存在感仅次于豆汁儿的饮品。除了我的人生,很少有东西能苦得那么纯粹,它不做作,也没有隐藏,入口的泠冽程度不亚于西伯利亚冷空气。
 
但这却是广东人治疗“上火”的神药,甚至远远闻到那股茶汤味,什么失眠、火气、痛经瞬间全消。

 传说广东人家里有四根管,一个流老火靓汤,一个流凉茶,一个流糖水,剩下那个是自来水。
这四种是广东祛病神药。一个不行就上另一个,实在不行就各种叠加,总能让那滚烫的额头变熨帖。如果一切不起效,白月光“白粥”会出现在每个广东小朋友桌前,如妈祖保佑福建人一样,守护每个广东人。
 
还有云贵川的折耳根。
 
新疆的馕。
 
每一个食物的名字只需写下名字,似乎就有着很强的治愈性。江湖中,这种东西叫“comfort food(愈疗食物)”,旨在一个“抚慰心灵、安抚情绪”,常与某些特定的回忆相连结。而对在外生活的打工人来说,找到那个玄学食物成了城市生活第一门功课。“好想生病,好想回家啊”每个成年人都知道,要学会用科学破除封建迷信——药才能治病。无论是豆汁儿还是黄桃罐头,或者其他地方的保护神食物,其实都能回归到一个最朴素的药方上:多喝热水。
 
水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,缓解体内的炎症反应,还可以清洁、热敷口腔、咽部,缓解咽嗓不适,还有利于稀释痰液,促进痰液排出。而这些保护神都会让大家不同程度的补水,补充糖分、补足基础营养等等。而对于东北人来说,“当年物质匮乏,黄桃罐头很宝贵”,“黄桃罐头是一种亲情的味道”……如此寥寥几句,就能解释黄桃罐头和东北人的关系。
 
奇怪的是看这些理性的东西只觉得乏味,完全不足以描绘保护神的重量。很明显,生病时这些科学知识的用处,远不及心理抚慰来得重要。小时候,生病不是一个可以理性解决问题,而是每个人的独特记忆,而对中国人来说,这个记忆大多与食物有关。
所谓“保护神”更像一种公共记忆,但在每个相关评论区下大家会忍不住提及自己的抚慰食物。
 
那是不同于公共记忆的东西,它具体、亲密,由此延展出的不是IP和ID,而是血肉之躯普通人的故事。一位北京的网友说,自己的记忆,是炸灌肠味的。“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灌肠铺旁边,店铺很小,炸灌肠的声音轻松穿墙而出,整个街上都是炸物的滋啦响声。如果我考了高分或者生病发烧,这个响声就会变成蒜汁儿味走到我眼前。”
 
一位河北的网友也爱吃黄桃罐头,不过是自己妈妈做的。“五年级放学的时候,妈妈会给我带一碗自己做的黄桃罐头,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。”药就是药,食物就是食物,鲜活具体的人,动人的记忆才是食物独特的理由。
 
神并非无所不能的,所以它才创造了妈妈,创造了家人。小时候生了病,可以吃到哪怕是一杯鸡汤茶汤,一杯牛奶,也是家人熨帖温柔的关怀。每个成年人都有这样的,只属于自己的,被食物照亮的童年瞬间。味觉,是最不会背叛你的温暖密码。我们在吃饭、吵架、生病中,茁壮成长起来了,脑海留下了关于亲近食物记忆。
 
长大以后的我们,不敢生病,但又期待生病。难受时候,吃一口熟悉的味道,回味那个味道背后最关心你的人,允许小小脆弱一下,再重拾对抗一切的能力。毕竟食物入口的一瞬间,是我们唯一光明正大变成小孩的时刻。
 

赞(58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1-02 17:51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1-17 03:01